北歐的設計遠近馳名,尤其大膽且富有藝術性的圖騰,搭配上自然色彩更是受到大家所矚目。
但產品背後的發想與蘊藏的意義,有時卻是你我都摸不透的。
你絕對想不到 Hypnopompic 系列創作,是芬蘭當代藝術家 Kustaa Saksi ,幾年前因難眠體質而完成了這一系列的設計。
藝術家 Kustaa Saksi 曾與 Issey Miyake、Nike、Lacoste、Sony 等知名品牌合作,這次受草字頭之邀來台,也特別與榮獲新銳建築特別獎的「少少 原始感覺研究室」合作,在少少展開 10 天的展覽。展覽名稱就稱「少少醒 ╳ 少少睡」
初訪少少
第一次來到少少,除了找了很久之外(笑),第一眼就被這自然樸實、充滿野性的空間所吸引。
少少的建築本身,沒有什麼鋼筋水泥,最主要的室內空間,就是用農用針織網所搭成,這是我在鄉下才會看見的東西。
雖然來這裡之前,已經稍微的做了一點功課,自己已對展場有了一點的空間畫面,但實地踏入少少森林,這種與自然結合的創作空間、工作場所,這種以土為本的核心價值,把物質降到最低的狀態,還是讓我深深著迷。
是夢境,還是現實?
夢裡一切的真實,醒來之後卻又變成泡影,對於自己的夢,甦醒後記得多少?
出生芬蘭,現居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家 Kustaa Saksi,將自己的夢境,透過法國查卡提花織機技法,以嫘縈、金屬線、羊駝毛、毛海等織料,把擅長的平面插畫鉤築轉化成令人驚艷的大型掛毯。
當意識遊走於睡與醒、超現實與現實的臨界邊緣,蜘蛛、猴子等昆蟲動物沿線匍匐,交織出一網網微暈眩和偏頭痛的迷幻世界。
展場的音樂是同樣出生芬蘭的樂團 Husky Rescue Official 特別為 Kustaa Saksi 半夢半醒投影影像所創作的
細膩毛絨的掛毯,生猛原始的遇見,
小島山上伴隨蟲鳴鳥叫飄昇的蒸蒸濕氣,是新鮮、 是勇敢、是還沒有到來便想不到的未知,
是春天裡的一場實驗。
▲ 雪鴞 Snowy Owl
▲ Arbor vitae ,生命之樹
▲ Blood Brothers
▲ In the Fish Trap
倒掛在樹上的蝙蝠,是作品與場景的微妙搭配
▲ Chirp Chirp ,唧唧喳喳
每個圖騰其背後都有特別的意義,不論是一個國家的歷史,地區的文化,對社會的期待與反饋,或是成長背景。藝術家 Kustaa Saksi 在 Hypnopompic 系列創作多為動物、昆蟲等大自然元素,也反映了他的成長環境 。
[少少醒 ╳ 少少睡],我不只看到了一張張超現實的織品創作,也見識到了場地與自然共存的樣貌。
最後,就用策展單位為這次展覽拍攝的影片當結尾吧!
[少少醒 ╳ 少少睡] :http://alfaechozulu.com/
Kustaa Saksi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Kustaa-Saksi/307137757876
少少—原始感覺研究室: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三段碧溪橋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