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台馬輪比飛機還適合前往馬祖呢?
因為馬祖列島中必去的東引島,他在島內的船班比較麻煩(一天一班,而切還必須由南竿出發),所以後來才選擇台馬輪從基隆出發,把東引當成第一個點,當然也就沒有島內交通必須算時間前往的麻煩,而且基隆跟馬祖,睡一覺起來就到了!
詳細行程可以參考另一篇:[馬祖.光之島] 四天四夜環四島,東引、東莒、南竿、北竿之行程規劃
第一次坐上國內必須過夜的大船,原以為訂機票跟訂船票一樣簡單,但真要定時,卻發現一切都不是這麼一回事。尤其光分辨什麼是「先東後馬」與「先馬後東」這八個字,就花上我好一段時間!
東:指的是東引;馬:指的是南竿
東:指的是東引;馬:指的是南竿
東:指的是東引;馬:指的是南竿
很重要,所以說三次
所以「先東後馬」指的就是,船從基隆開航之後,會先到東引,放部分乘客下船,再開往南竿。反之,「先馬後東」就是先到南竿,再到東引。而至於要先馬或先東,一般是由單、雙號來分,如下圖八月份為例,單號就是「先東後馬」,雙號則是「先馬後東」。
台馬輪搭船地點在西岸旅客碼頭,距離基隆火車站約 300 公尺,步行就可以到了,開航時間為 22:50,隔天大約 5:30 - 6:00 會到東引(先東後馬),一分一秒都不浪費,剛好就是一個睡眠的時間。
台馬輪底部是汽機車入口及停車場,當然徒步也是從這裡走進去,客房位於二樓以上,種類有頭等艙、商務艙、經濟艙與座位四種
頭等艙就是雙人房,商務艙也是獨立空間的房間,經濟艙就是有種大通鋪的感覺,而我們,當然是先搶經濟艙了。
上圖取自台馬輪官網
經濟艙就一人一個床鋪,有拉簾,裡面有電燈、枕頭、棉被,撇除乾不乾淨、敢不敢用的顧慮之外,設備算是還不錯,畢竟有一些 backpackers 連小電燈都沒有,更別說是拉簾了。
經濟艙的走廊很小,幾乎只能容下一人通過(因為旅客大多都背後背包),一開始到這裡找床位的時候,有點鬧哄哄,除了不斷出現的「借過」聲,還有小孩吵鬧、交談聲、也有大聲啷讓的問候隔壁條朋友的大嬸們,也挺有趣,很久沒有像這樣暴露在公共場所(?)睡覺了,哈。
找到位置放妥行李之後,四處晃晃,台馬輪說大不大,但該要有的還是有,像是民生必需品 - 餐飲廳(非 24 HR),賣一些零食餅乾、泡麵、三合一咖啡等等的,還有一個小吧檯。
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逃生設備
很多旅客坐在船舷兩側拍拍基隆馬頭夜景,基隆夜景比我想像的還美麗,背山面海,有幾艘大船停泊於此,海水隨著海風搖曳波動,在輪船、飯店、民宅等基隆港周邊景致的七彩燈光照映下,此時此刻的氛圍,特別讓人感動。
「KEELUNG」大型字體,時而變綠,時而轉紅,格外顯眼。
台馬輪最上頭是一個小型的直升機停機坪,很多旅客駐留在兩側的欄杆上,少許人輕聲交談,更多的是沉靜在靜謐景致的基隆港,靜靜的欣賞黃燈照映下的基隆港。
直到大船開航,打破寧靜,大夥一會兒拿著相機一會兒跑東,一會兒跑西,就怕錯過任何一個相機捕捉的畫面
當台馬輪出了基隆港的同時,天空也下起了微微細雨,讓我不禁為明日的東引行程擔心了起來,眼前面對一望無際黑暗的大海,先回到床艙內睡覺好了
此時經濟艙內已經出現了打呼聲,幾乎所有簾子都已拉上,躡手躡腳地爬上自己的床鋪,阿~連我都輕易地可以頂天了,必須有點半駝背才能座起來,更別說比我高個兒的旅客了,應該會更有壓迫感吧。
拉上簾子,此時走廊的燈也還亮著,所以床鋪內還不到完全漆黑,這情景讓我想起前年在泰國搭的清邁 - 曼谷臥鋪火車,默默的了懷念起來,想著想著也昏昏沉沉的睡著了。
直到聽到簾子外面傳來極小聲討論著要去拍日出的旅客,突然一驚,難得搭上台馬輪,當然也要跟著去湊熱鬧一下,看看時間,快五點了,小心翼翼地爬下床,拿了相機一路照往停機坪
凌晨的台馬輪空無一人,途中遇到幾個零星的旅客,大家手上一人一隻單眼,看來都是為了捕捉鏡頭捨棄睡眠時間
但,這霧...大的,太陽呢??? (後來才知道現在是屬於馬祖的霧季)
就這樣一直等一直等,等到船艙內傳出大聲的 Morning call 音樂,東引要到了。
過了不久,遠處依稀看到「中柱港」的標語出現在大海中間,此時我也正式放棄太陽了...
因為「先東後馬」,所以東引先到了,這時要到南竿的旅客,必須在這裡等一會兒,等要道東引的旅客下船、要離開東引的旅客上船後,才會繼續開往南竿。
其實這是有點浪費時間(我覺得),所以如果第一站是南竿的話,好像從台灣本島搭飛機會比較方便,但如果第一站是東引,那是坐船再適合不過的事了。
進出台馬輪的出入口都是由底部的汽機車停車場進出,所以徒步走出去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來來去去的車子。車子進出口,怎麼有點像鴨子嘴,挺可愛。
此時是早上 6 點整。
你好,東引。